开发中西部内陆地区、诱发中国式的“西进运动”,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然而近两年来这个话题逐渐远离人们的嘴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中西部窗口的开发区似乎也陷入了低谷。在这种背景下,《内陆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实验区,对于所在母城以及周边广阔区域的经济发展、社区建设、经济经营管理模式、社会管理方式,起着引导、带动、示范、冲击、实验等重要作用。但是,内陆开发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布局过于分散不能适当集中,产业结构高度一致无区域特色,招商过于强调优惠政策,招商重于安商,管理模式出现立法、行政、司法合一以及官商一体等缺乏监督与制衡的弊端。《研究》一书的意义在于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导入内陆开发区建设,着重于内陆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和功能定位,为规划设计“未来型”的开发区出谋划策。
可持续发展所赖以维持的要素,无论是经济的、生态的、资源的、社会的,都具有“公共用地”的性质,需要所有企业共同投资、一起维护,只要存在不合作的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导致“公共用地灾难”,以致于前功尽弃,并且遗下后患。因此,在法律、秩序和产权的相应制度结构还没有成熟以前,只能由社会公共组织协调和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书中提到了许多显忧隐患,这也正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大胆地对“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了异议。其一认为陷入了以速度为中心的发展怪圈。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自身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而又急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从而采取了高投入人力物力争取速度的做法。直至今日,速度与“小康”的双重压力仍然困扰着各级政府。为了高速度,不得不高投入,而高投入又增加了消费,减少了积累,最终制约了速度。研究者的结论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把速度降下来。可实际上,内陆省区及开发区仍热中于经济增长翻两番的战略,所依托的还是廉价劳动力和所谓的“资源优势”。
其二认为产业布局和专业分工存在明显的区域同构和过度竞争。本来无论是从国防战略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考虑,制订全国产业布局时尽量使沿海与内陆、内陆各个区域之间分工合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但区域间生产布局雷同的格局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并未得到根本的调整,内陆省区具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数寥寥。而且这些重复的支柱产业还主要依靠大量的基本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开发区的支柱产业,就是各省区支柱产业的延伸,自然是问题的焦点区。
与专业分工的要求密切联系的是集中式规模化经营。根据经济学原理,随着聚集体规模的扩大,聚集体内行业和专业分工深化,可以使企业效率增加,成本降低。如果开发区内的企业总规模达不到一定水平,则不仅使维持一定的公共基础设施就需要进行长期补贴,加重地方政府的负担,而且会增加各种专业服务费,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这样,聚集有限的财力、物力、智力资源,形成某种特殊的区域优势,发挥汇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的追求就无法实现。可是,省、市、县等层层级级的开发区,实际上导致了基础建设投资分散,引资力量分散,外来投资分散,管理控制分散,致使各点建设条件保证能力下降。(《内陆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冯桂林、罗长刚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